专著:
1.《就业能力:解构、建构与优化》,江苏人民出版社,2013年。
2.《东方营销学·四象》,格致出版社,2022年。
教材(主编):
1.《旅游市场营销学》,必威东盟体育平台出版社,2017年。
2.《市场营销学》(第一版、第二版),必威东盟体育平台出版社,2011年、2016年。
教材(参编):
1.《市场营销学》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9年。
2.《银行校园招聘一本通》,凤凰出版集团,2012年。
3.《心理健康与辅导》,河海大学出版社,2005年。
论文:
[1] 贾利军,贺达豪,李琦,等.中国特色管理学建构的范式革新:从分科之学到分层之学[J].企业经济,2025,44(06):27-39.
[2] (CSSCI)贾利军,贺达豪,邓涵月,等.中国营销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哲学基础探析[J/OL].外国经济与管理,1-14[2025-06-28].
[3] (CSSCI)贾利军,贺达豪,邓涵月.从ChatGPT到DeepSeek:汉字基因解码驱动的认知架构革命——基于汉字六书造字智慧的思考[J].江海学刊,2025,(03):120-131.
[4] 贾利军,杜慧林,邓涵月.琢玉成器、修木成材——用中国传统师生、生生关系夯实就业能力的人伦底蕴[J].中国大学生就业,2025,(02):51-61.
[5] 贾利军. 以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推动人才供需适配[J]. 中国大学生就业,2024(9):18-22.
[6] (CSSCI)李正东,李文玉,贾利军.促效还是抑能?时间压力对员工工作效能的双刃剑效应:来自元分析的证据[J].中国人力资源开发,2024,41(05):54-72.
[7] 贺达豪,贾利军,李琦,等. 养气之道:就业能力开发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路[J]. 中国文化与管理,2024(2):57-65.
[8] 贾利军,贺达豪,徐韵.修齐治平——谈谈中国人的生涯发展观[J].中国大学生就业,2024,(02):63-73+79.
[9] 王宏,贾利军,贺达豪,等. 法家弱民思想本义及其管理学意蕴研究[J]. 中国文化与管理,2024(1):141-156.
[10] 贾利军,王宏,贺达豪.文、字与华夏文明断代及其社会治理模式初探[J].上海管理科学,2023,45(06):9-14+21.
[11] 贾利军,徐韵,贺达豪,等.魔鬼还是天使:从ChatGPT爆火看人工智能与科学的发展方向[J].上海管理科学,2023,45(04):8-14+67.
[12] 贾利军,王宏,贺达豪.极往知来:在时空穿越中谈谈管理学创新——基于中国文化视角[J].清华管理评论,2023,(04):85-91.
[13] 贾利军,王宏,贺达豪,等.中国商业源起及其文明昭示意义[J].上海管理科学,2023,45(01):1-11.
[14] 贾利军,王宏,贺达豪. 《易经》《道德经》视角下企业组织结构演进规律解析[J]. 中国文化与管理,2023(1):13-24.
[15] 贾利军,徐韵,李琦.疫情背景下谈大学生就业促进的动力机制建构[J].中国经济评论,2022,(06):78-81.
[16] 贾利军,徐韵,贺达豪.从形而下的大数据到形而上的易经:谈科研范式的殊途与同归[J].科学与管理,2022,42(04):66-73.
[17] 贾利军,李琦,贺达豪.谈谈中国特色营销学理论的本质:人民性[J].上海管理科学,2022,44(04):8-19.
[18] (CSSCI)黄金枝,贾利军.大数据的哲学审视[J].科学技术哲学研究,2022,39(04):105-110.
[19] 贾利军,李琦,徐韵.再论天人合一:从量化研究到质性研究的方法论跨越[J].上海管理科学,2022,44(02):11-15.
[20] 贾利军,徐韵. 六爻真义及其营销意蕴[J]. 中国文化与管理,2022(2):137-146.
[21] 贾利军,李琦. 组织即兴的易文化解读[J]. 管理,2022(2):175-203.
[22] 贾利军,徐韵. 中国特色管理学理论:从哪里来,向何处去[J]. 中国文化与管理,2022(1):17-26.
[23] 贾利军,王健民,徐韵.天人合一:从量化研究到质性研究的方法论跨越[J].企业经济,2021,40(05):33-42.
[24] (CSSCI)李正东,贾利军.雇佣关系、工作压力对组织犬儒主义的影响——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研究[J].经济管理,2021,43(04):122-138.
[25] (CSSCI)贾利军,王方华,鲍俊逸.管理理论丛林现象的易文化解读[J].南京社会科学,2018,(06):39-46.
[26] (CSSCI)贾利军,张萌,李琦,等.五行正义及其营销意蕴[J].管理学报,2020,17(01):105-110.
[27] (CSSCI)贾利军.“执大象,天下往”[J].管理学报,2017,14(01):28.
[28] (CSSCI)贾利军.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:基于缄默知识视角的思考[J].教育发展研究,2016,36(23):73-79.
[29] (CSSCI)贾利军,周南,何佳讯.基于太极生化模式的营销进化论思考[J].周易研究,2015,(03):73-81.
[30] (CSSCI)贾利军,李晏墅.噬嗑:易经营销本质观的阐释与当代反思[J].江苏社会科学,2015,(02):18-24.
[31] (CSSCI)贾利军,许鑫.谈“大数据”的本质及其营销意蕴[J].南京社会科学,2013,(07):15-21.
[32] (CSSCI)贾利军,管静娟,杨娅蓓.我国就业能力的研究热点及其解析[J].必威东盟体育平台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3,45(05):24-31+152.
[33] (CSSCI)贾利军,管静娟.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[J].教育发展研究,2013,33(Z1):51-56.
[34] (CSSCI)贾利军,徐韵.东方科研范式解读:基于易文化的视角[J].南京社会科学,2012,(09):130-136.
[35] (CSSCI)贾利军,管静娟.国外就业能力概念的发展历史及评析[J].全球教育展望,2011,40(12):20-24.
[36] (CSSCI)贾利军,李晏墅.物质生存的镜像——功能营销范式解读[J].南京社会科学,2011,(10):45-51+57.
[37] (CSSCI)贾利军,李晏墅.营销的时空范式:质量营销[J].南京社会科学,2010,(10):56-61+67.
[38] (CSSCI)贾利军,李晏墅.从占有式生存到体验式生存——心理营销范式解读[J].经济管理,2011,33(09):114-121.
[39] (CSSCI)贾利军,管静娟.论高校就业能力导向的新逻辑[J].南京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1,(06):82-86.
[40] 贾利军,管静娟.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息分析[J].中国大学生就业,2010,(S1):22-24.
[41] (CSSCI)贾利军,李晏墅,管静娟.员工工作情绪管理的机制构建[J].经济管理,2010,32(07):166-172.
[42] (CSSCI)贾利军,李金生,李晏墅.从主体性管理到主体间性管理——管理范式的后现代转型[J].江苏社会科学,2010,(01):73-78.
[43] (CSSCI)贾利军,李晏墅,李金生.系统论视角下的营销发展进程解析[J].南京社会科学,2009,(09):34-39.
[44] (CSSCI)贾利军,薛艳,徐韵.缄默知识视角下就业能力开发[J].南京师大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8,(04):113-120.
[45] (CSSCI)贾利军,徐韵.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学解析[J].南京社会科学,2006,(10):129-134.